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让村干部回归村集体
前言
“党、政、经、民”一体化的村集体组织是乡村振兴一切工作的起点,党的基层组织领导下,由村民大会推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再由村民委员会指导监督村集体企业经营,依托村集体企业平台开展与城市资本和资源的合作,并成为市场交易和竞争的主体,这时候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才算启动了。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涉及乡村经济发展的行为都是风险很大的,一切经营决策都是可能会留有后患的,因为乡村振兴必须是乡村人振兴自己的乡村,通过源源不断释放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改造乡村生态达成村民的美好生活,只能由来自村民、为了村民、服务村民、组织村民的村集体组织来主导推进。凝聚村民的力量、规范村民的行为,盘活乡村资产、刺激乡村消费,发展乡村产业、追求乡村振兴,每一件事都离不开村集体组织,尤其是村集体组织的带头人。村集体组织成员就是村干部,村干部是村民自治组织代表,也是基层政府大量惠民政策的落实执行人,更是全体村民共同利益的守护者,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目前最主要的村干部。
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承包土地耕种效益尴尬,村干部已经找不到存在价值了,只能临时给乡镇领导跑跑腿,偶尔协调一下村民纠纷,不能代表村民利益的村干部,正在成为村民眼里的异类,成为基层政府乡村管理的代言人了。不彻底解决村干部回归村集体和村集体组织建设问题,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就无法落地,没有真正代表村民利益的村集体组织和村干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就不可持续。
01选好村干部 办好村集体
“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中国乡镇干部事务性工作量巨大世人皆知,配合乡镇工作的村干部又是具体捏针人,一年到头有做不完的工作,可村干部其实并不是干部,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成员,村干部本质上还是农民,就是农民眼里的干部和干部眼里的农民。受乡镇政府委托办理与本村有关的公共事务,是村干部的基本义务,但毕竟村干部不是乡镇政府的雇员,村干部的主要岗位责任是代表村民保护村集体利益,代表村集体接受国家一系列的惠民助民政策落实,代表村集体开展对外合作,争取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村集体最重要的干部,上级机关选派第一书记并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的乡村干部政策,短期对加强村干部建设是有好处的,但是长期看来可能会成为村集体组织建设更大的束缚。改善村干部收入水平、提高村干部社会地位、培养村干部领导能力、帮助村干部开拓实践,都是党和政府的基层组织必须重视的,但是尊重村干部是村集体的利益代表,尊重村干部执行村民大会的决议,不干涉影响村干部依法行政,更是党和政府的基层组织必须坚持的。
村干部是为村集体服务的,所以村干部一定是村民大会推举出来的,村干部的任免奖惩和工资奖金标准也要经过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的决议应该依法报县乡党委或政府相关部门备案。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涉及到村民普遍利益时,都应该通过村民大会做最公开科学的决策,在村委会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时候,村党支部就是村民大会召集主持并形成决议的第一责任人。党领导下的村民大会选举成立村民委员会、决策组建村集体企业、决策接受外来资本投资、决策村集体重大投资项目,以及决策乡村社区规划建设、乡村耕地规模整理、新村民落户和宅基地统筹等等,然后由村委会具体负责落实执行。这样自然就形成“党、政、经、民”四位一体的复合型村集体组织了。这样的村集体组织,才能养得起村干部,托得起村资产,对得起全体村民,才能形成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满足村民财富增长愿望,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全产业振兴工作就算走上正轨了。
“两委一企一会”的村集体组织模式完善,是在党的农村工作理论指导下,放手发动群众,激发群众智慧,唤醒乡村动力的必由之路,既可以解决村集体共同富裕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同时可以确保传统乡村和耕地保护不被破坏,对大幅度缓解基层政府工作压力也成效显著。村干部是村集体的干部,村集体是乡村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形式,村集体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村民委员会追求社会效益,村民大会追求政治效益,村党支部统揽领导全局,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不二选择。
02经营村企业 繁荣村经济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问你,在家里,种田还是做生意?”“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三百里。拿锄头,耕田地,种的高粱和小米。”八十年前的《黄河大合唱》,两个流离失所的中国人,在黄河边发出灵魂拷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种田还是做生意。这两个问题我们现在来回答,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还有谁能回答的理直气壮?还有谁能回答的梦魂牵绕?中国人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已经百年流浪,已经有几代人失去了故乡,很多新生代早已没有了故乡的概念,乡音、乡土、乡愁,都要进入博物馆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不仅仅要平视世界,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还要复兴传统文化,脱贫致富奔小康;更要回顾审视五千年泱泱中华乡村,寻找到乡村振兴破局秘钥,找回中国人的初心和灵魂故乡。
种田的不再种田了,做生意的远离家乡了,决定着国家安全的主粮耕种,成为了现代村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少数人冲着国家粮食补贴艰难维持,普遍农耕效益和粮食品质越来越不尽人意,农村环境污染、假货横行,继而衍生出了高发病率,乡村医疗落寞和医药产业化,又造成了“儿女到城里挣钱接父母到城里看病,耽误了子女、荒芜了田园”的新尴尬。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就是要终结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发展乡村健康文化产业,实现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的根本目标;唤醒被时代严重打击了的村民,从身边脚下入手,从城乡生活基本需求入手,变静态乡村为动态乡村,变乡村资源为乡村资本,变乡村百姓为市场经济参与者,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乡村社区。
这一切都要靠“党、政、经、民”四位一体的村集体组织,尤其是作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焦点的村集体企业!培养优秀的村干部,组建现代的村企业,带领村民打破贫穷落后的僵局,这个历史使命只有来自村民、为了村民、服务村民的村干部,才可以承担,才愿意承担。过去十几年来,乡村通水、通电、通网、通路、通广播,通公交、通快递、改厕、改危房,乡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更进一步衬托出乡村生态康养的无形价值,国家对三农领域坚持不懈的政策支持及公共投入,已经形成庞大的历史沉淀资产。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坚持为全体村民谋福利,盘活乡村壮大集体,改善村居造福村民,村干部和村集体组织担负时代使命的时候到了。
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村域范围内的山林、水面、荒地和溢出宅基地,乡村人文遗迹和生态自然景观,都是村集体企业可以依托的资源,乡村振兴宏观政策指导下进入乡村的城市工商资本,又可以为村集体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可以与城市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同入市,符合条件的乡村可以利用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和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开发运营乡村文旅、文化教育、医疗康养、农业科研等产权物业,再通过市场资源配置引进业态、品牌、专业技术和运营团队,精致化细分后启动委托经营管理。有天、有地、有生态,有人、有钱、有需求,村集体资源得到科学充分开发,村集体企业崭露头角的机会就到了。
让乡村正确认识自己,主动发展乡村经济;让城市正确认识自己,主动建立城乡经济互动机制,城乡互动助力乡村发展缓解城市困局。关于村集体企业工商管理和村集体资产资本化估价实施细则,关于城市资本下乡必须跟村集体企业合作才能开展经营的执行细则,关于部分对城市产业链环境依赖不大的农业科研机构、文化传播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医疗康养机构,把企业转移到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议细则等,都还任重道远。
03最强村支部 扎根在乡村
毛主席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的时候说,党指挥枪、武装斗争、群众路线是我们赢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乡村振兴时代我们依然比你需要这三大法宝,只要把武装斗争改成乡村产业就可以了,党管农村、集体组织、乡村产业就是我们乡村振兴圆满实现的三大法宝。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党管农村工作,五级书记负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落实,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集体所有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另外一种基本形式,习惯了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的基层政府官员,要转变观念尊重村集体组织,依法指导乡村产业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完善村集体组织建设,尤其是村党支部建设,是各乡镇党委乃至各县委首当其冲的工作,没有健康完善的村集体组织,乡镇党委和政府关于乡村建设的工作就根本不可能落地,就根本寸步难行。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容村貌生态环境改善,乡村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落到实处,扶贫、脱贫、耕种组织,医疗、教育、农业科研,所有原本应该村集体组织完成的社会经济发展任务,一旦不能被圆满执行就都成了乡镇的工作任务,而乡镇作为基层政府无论是编制和预算都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所以乡镇党委和政府工作的触角,必须渗透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支部建到村上,党员身先士卒,是党在农村工作中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村党支部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党的农村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重大决策同群众商量,听取群众意见。所以村党支部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指导协助村委会盘清村集体资产,注册成立村集体企业,组建企业经营团队,制定村集体中短期经济发展规划,用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来启发群众、组织群众,用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来号召群众、教育群众,用村集体经济发展各项具体工作来凝聚群众力量,为村集体发展服务。
支部建在村上,不只是在村上有个党支部,而是要努力发展农村党员,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在村委会、村民大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企业等组织团体中,确保一定的党员数量,要把群众党员发展重要性提高到干部党员发展之上,要把鼓励返乡创业、吸引投资建设、支持农业科研、保护经营创新等行动和发展群众党员行动有机结合,让党员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都能够发挥榜样的作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从来就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作风,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手段,以村集体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为目标,这样的群众组织工作一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党的基层组织要成为村民的主心骨、贴心人,就要深入到村民日常生活中去,倾听村民内心真实的声音,带领村民探索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突破过往体制与机制的局限,真正为村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敢于为了乡村集体的利益承担改革风险。要特别重视脱贫攻坚伟大成果的夯实和拒绝返贫,要充分汲取新农村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经验和教训,切切实实为村民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如此才能把留在村里的村民和进城打工的村民真正发动起来,投入到他们自己的家乡建设伟大事业中去!来源:现代农耕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