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满族乡:打造“一村一品” 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 (图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龙山满族乡以“产业兴乡”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深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培育出一批叫得响、效益好的产业品牌。这些特色产业正逐步成为村民增收、产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助力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
在沿河村鲜仙无花果采摘园里,满眼尽是绿意,西红柿、黄瓜、无花果长势喜人,硕果累累,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十余种应季蔬菜郁郁葱葱,长势旺盛。鲜仙无花果采摘园共有12个大棚,占地35000平方米,主营无花果种植采摘,今年预计产量可以达到25000斤。
龙山满族乡 鲜仙无花果采摘园 负责人 陈艳春说我11栋(大棚)都是种的无花果,只有一棚是在流动(种植应季蔬菜)。剩下的大棚的空地种植一些小浆果,像黑加仑、红加仑、蓝靛果、树莓。我家一年四季12个月,可实现轮番采摘。
今年53岁的申百军,家住在仙山村,这些年,他依托仙山村半山区的地理优势种植榛子,如今,他的榛子园已初具规模。依龙山乡自然资源和乡里“一村一品”品牌农业的支持,我的榛子园这几年发展得特别好。现有榛子150多亩,1万余株,主要是大果榛子和野生榛子,产值达2万余斤。等到秋天,通过晾晒、筛选、炒制,咱家的榛子就可以打包发货送往全国各地了。
为有效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和平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重要抓手,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干部+农户”模式创办酒厂,形成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签订订单、村民种植高粱、德龙酒业收购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方式。酒厂主要生产高粱白酒、五粮白酒两大系列,4个品种,年收入约64万元。目前,酒厂提供就业岗位15个。真正实现了集体收益、产业效益、群众利益的共赢、共进、共发展。
龙山满族乡通过收购农户种植的高粱,采用本地御马泉水酿造,加工白酒能力达10万余斤。主要市场为吉林省各地区+网络销售+大龙山旅游景区销售,通过对农产品深加工,有效地带动我们周边农户就业和增收。
从“南果北种”的特色采摘,到因地制宜发展“榛子种植”,再到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办酒厂,助力村民增收致富,龙山满族乡始终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以赶考姿态”阔步前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着“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美丽篇章。
龙山满族乡从2021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全面发展域内农业现代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发挥地域优势,发展林中经济。二是引进创新技术,强化棚膜经济。三是加强农业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这些努力,有效地带动了乡村经济繁荣,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也使我们龙山(满族)乡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更加有力量。